打开APP,全本阅读

打开
A+ A-
A+ A-

“程先生,看出什么了?”王导凑了过来,压低声音问。

他脸上写满了焦急。

停工一天,烧掉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。

我没理他。

我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的景象里。

那股黑色的煞气,虽然弥漫在整个空间,但隐隐约约,都指向同一个方向。

棚的西北角。

我迈开步子,朝着那个方向走过去。

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我移动。

林清和王导跟在我身后,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。

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杂物,都是下一场戏要用的道具。有假山,有桌椅,还有一些瓶瓶罐罐的摆设。

煞气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。

更准确地说,是从一面用红绒布盖着的,一人多高的物件上传出来的。

我走到那物件前,停下脚步。

“这是什么?”我问。

王导赶紧回答:“哦,这是我们组花大价钱淘来的一件道具,是一面清代的黄花梨穿衣镜。因为下一场戏是重头戏,需要用到它,就先搬进来了。”

“什么时候搬进来的?”

“大概……半个多月前吧。”王导想了想说。

半个多月前。

跟剧组开始出事的时间,对上了。

“把布揭开。”我说。

旁边一个道具组的工作人员立马跑过来,手脚麻利地把红绒布给扯了下来。

布一揭开,一面古朴典雅的铜镜露了出来。

镜子是铜的,镜面打磨得锃亮,虽然过了上百年,依旧能清晰地映出人影。镜框是黄花梨木雕的,刻着繁复的云纹,看得出是件价值不菲的老物件。

镜子一露出来,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退了一步。

一股阴冷的感觉,从镜面上散发出来。

我手里的罗盘,指针的震颤更加剧烈了。

我眼中的景象也更清晰了。

一股股浓黑如墨的煞气,正从这面镜子里源源不断地冒出来,像黑色的烟雾一样,飘散到整个摄影棚。

源头,就是它。

“大师,是不是……是不是这镜子有问题?”王导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,“都说古董镜子邪门,容易招不干净的东西……”

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开始窃窃私语。

“我就说吧,这镜子一搬进来,我就觉得瘆得慌。”

“是啊,拍夜戏的时候,我都不敢往这边看。”

我没说话,只是绕着镜子走了一圈。

镜子本身没问题。

是件好东西,材质上乘,工艺精湛。上面并没有附着什么所谓的“不干净的东西”。

那问题出在哪?

我走到镜子正面,抬头,顺着镜面反射的方向朝棚顶看去。

棚顶是钢架结构,为了采光,西北角开了一个天窗。

然后,我的目光越过天窗,看向了摄影棚外面。

外面,远处,矗立着一座高耸的信号塔。

红白相间的塔身,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格外显眼。塔尖像一根针,直挺挺地刺向天空。

我明白了。

我转过身,对王导说:“问题不是这面镜子,而是镜子摆错了位置。”
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包括一直站在不远处,冷眼旁观的乔雨薇。

林清忍不住开口了:“程先生,你这是什么意思?我们请你来,不是让你说这些的。这镜子到底有没有问题?”

她的语气里带着质问。

大概是觉得我故弄玄虚。

我瞥了她一眼,淡淡地说:“你信科学吗?”

林清一愣,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问这个。

“当然。”

“那就好办了。”我指了指那面镜子,又指了指棚外的信号塔,“我这风水,就是研究环境能量的科学,只不过你们的教科书里还没写进去。”

我顿了顿,扫视了一圈周围满脸困惑的人。

“那座信号塔,塔尖对着这里,在风水上,叫‘尖角煞’。就像一把刀,直冲着这个摄影棚。煞气本身是无形的,一般影响不大。”

“但这面镜子,是铜的。铜在五行里属金,最能汇聚和反射这种尖锐的能量。它被摆在这里,正对着那个信号塔的塔尖,相当于把外面的‘尖角煞’,一分不差地引进来,再放大,然后反射到整个摄影棚的每一个角落。”

“这就好比一个凹面镜,把阳光聚焦到一个点上,能把纸点燃。这面铜镜,就是把无形的煞气聚焦放大,变成了能影响人身体和情绪的能量场。”

“人在这种环境里待久了,轻则心神不宁,注意力无法集中,重则气血不畅,霉运连连。你们出的那些意外,不是撞了鬼,是被这股放大了的煞气冲了。”

我的声音不响,但在安静的摄影棚里,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全场鸦雀无声。

所有人都张着嘴,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
他们大概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解释。

把风水,用这么一种近乎物理学的方式讲出来。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